近日,韓國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的研究團隊在 LG Display 的支持下,成功開發出全球首款可自由變形的智能手機OLED 面板,該面板同時具備發聲功能。
我國量子科技研究迎來突破性進展。《自然》雜志日前發布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我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連續變量”量子糾纏簇態。相關專家表示,這一成果填補了采用連續變量編碼方式的光量子芯片關鍵技術空白,也為光量子芯片的大規模擴展及其在量子計算、量子網絡等領域的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據報道,海南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團隊創新開發出一種具有疏水介孔通道的納米凝膠噴霧,通過簡單噴涂即可將普通商用親水材料的界面蒸發速率提升近3倍,為工業脫水、海水淡化等領域帶來技術革新。
3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竇賢康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主要分布在數理天文信息、化學材料能源、地球環境和生命醫學等科學領域。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一支科研團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成功研發出一款重量僅為 1.7 克的頭戴式顯微鏡,這一創新成果在神經科學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
464次瀏覽 標簽: 科技; 1.7克重微型頭戴顯微鏡; 2025-03-26
近日,韓國首爾大學機械工程系金浩榮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孫正允教授,以及嘉泉大學機械智能產業工程系樸建煥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基于液體的下一代軟體機器人,突破了傳統固體機器人仿生功能局限。
據外媒TechXplore 報道,歐洲科學家指出,一種具備“自我修復”功能且更加環保的電池組,有望為電動汽車行業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充電速度這一目標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鈣鈦礦太陽電池作為極具應用前景的新型光伏技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柔性與輕量化等優勢,對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器件不穩定性是限制其產業化發展的首要挑戰。
全球第一的存儲巨頭三星,居然購買中國長江存儲的專利技術,來打造未來產品,而在拿到授權的第一時間,三星就宣布了基于相關技術的成果:400多層堆疊的第十代V-NAND閃存。
據報道,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近日在光學計算成像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研發出一種名為“中繼投影顯微望遠術”(rPMT)的新型光學成像方法。該技術有望解決長期制約光學成像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即在提升空間分辨率的同時,兼顧成像距離與景深。
恭喜您獲得
張線上新客專屬優惠券
已為您存入個人中心-我的優惠券
恭喜您獲得
線上首單專屬優惠元
已為您存入個人中心-我的優惠券